招「價」不住啦! 棉持續飆高 棉製服飾 吹漲風
國際棉價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持續飆漲,使得全球服飾品牌逐漸抵擋不了成本壓力,先後宣布調漲服飾價格。業者為了避免過分漲價嚇跑消費者,也擴大使用人造纖維做為原料,藉此降低棉花比重。紐約時報報導,旗下經營Anne Klein、Nine West等知名品牌的Jones Group總裁兼執行長卡德(Wesley Card)表示:「我們別無選擇只好漲價。」服飾零售業者Bon-Ton也表示,年初至今自有品牌服飾零售價漲幅已有5%至8%,且明春起將再度調漲,單價漲幅最高可達1美元。
其他包括美國女性服飾品牌Playtex經營商Hanesbrands,及戶外休閒服飾品牌The North Face經營商V. F. Corporation也宣布自明年起調漲服飾價格,其中更以棉花含量偏高的牛仔褲價格漲幅最大。
7月以來棉價漲幅近80%,洲際交易所(ICE)12月棉花期貨價在周二再創歷史新高,漲至每磅134.26美分。棉價漲勢之所以如此強勁,除了因中、印等主要產地遭逢天災之外,中國需求擴大再加上投資客炒作也使棉價居高不下。
第一資本集團資深棉花分析師強森(Sharon Johnson)表示:「未來2年全球棉花產量依舊趕不上需求。」
服飾業者為因應棉價上漲,也使出渾身解數降低其他生產成本。運動服飾業者Lululemon Athletica就將生產線從中國移到勞工成本更低的越南、柬埔寨及孟加拉。Bon-Ton則將生產線移到關稅較低的埃及和尼加拉瓜。另一方面,業者也開始在鈕扣、縫線上動腦筋,設法找到更便宜的替代品,或是改良布料成分以降低棉花用量。卡德表示,公司指派了「一整個團隊」專門尋找成本效益高又不犧牲服裝品質的原物料。
然而,業者在因應市場變化的同時也面臨新的考驗。首先,消費者是否願意負擔更高價格購買棉製服飾仍是個問題。其次,在棉價長期偏高情況下,新一代消費者將被迫習慣人造纖維布的質感,但這樣的認知改變恐怕會對未來的棉花需求帶來負面影響。
(資料來源:工商時報)